"); MsgBox.document.write (" "+Item+""); MsgBox.document.write ("
"); MsgBox.document.close(); MsgBox.print(); MsgBox.close(); }
2000年龙岩民族年鉴
来源:  日期:2009-01-13 【字号: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2000年初,《福建省少效民族权益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市委岩委(2000)1号《中共龙岩市委、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文件出台后,市民委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开会、下乡等机会,宣传马列主义民族观,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全市共向各级各部门赠送《条例》700多本。其中,市民委200本送给市级领导及市直有关部门。上杭、漳平、长汀等县市分别举办学习《条例》培训班或召开会议,学习、讨论《条例》,受教育达1300多人次。市民委深入调查2个民族乡、43个民族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220个民族自然村的“五通”(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饮上卫生水)情况;调查研究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贫困情况,制定2000年少数民族脱贫计划;调查城市少数民族情况和少数民族老龄工作情况;调查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情况和少数民族贫困生情况,并都建立档案;调查落实1998年以来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和“五通”项目执行情况等。根据调研情况,市民委有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市民委根据全市还有15个人均收入2000元以下的民族贫困村的情况,向市委、市政府建议由市民族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挂钩扶持,此建议被采纳并付诸实施。少数民族地区“五通”建设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通过科技和资金扶持,全市少数民族脱贫336户、1624人。

  △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全市安排少数民族教育经费40多万元,改善教学设施,优化教学环境。漳平市民族工作部门与团市委联合开展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手拉手”、“1+1”助学活动。漳平下桂林小学汉族学生与46位少数民族贫困生建立帮扶关系,林湘平等民营企业家和社会人士帮扶该市大罗山、岭兜、山羊等民族村17位畲族学生入学就读。市民委、宗教局分别动员全市民族、宗教界投入“兴边富民行动”,共捐款3.2万元,帮助宁夏兴建民族希望小学。市民委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少数民族考生的报考工作,努力培养多层次的少数民族人才。全市有87位少数民族学生考上大专以上院校,278名学生考上中专学校。此外,本市还组团参加全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3个节目获奖。 

  △选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市民委继续贯彻落实《福建省1995—2000年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规划》,向省、市组织部门推荐厅级后备干部1名,处级后备干部6名,均被列入管理范围。全市共向各级组织部门推荐少数民族优秀干部60名。有53名少数民族干部参加省市、县党校培训。按《条例》规定,各地配齐配好各级领导班子中的少数民族干部。上杭县配备1名少数民族副县长;2个民族乡配上了少数民族乡长;9个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乡(镇)党政班子中配备1人以上少数民族干部;43个民族村中有34个村有少数民族干部任村主任或副主任。全市有少效民族干部892人,占干部总数1.12%。

  △做好信息工作。市民委共发民族、宗教信息20期。其中,被国家刊物采用5条,省刊物采用26条。市民委、宗教局被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评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少数民族村“五通”工程成效明显。市民委把少数民族地区“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饮用卫生水”的“五通”工作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工作,积极争取“五通”建设资金,并协调和配合交通、水电、广播电视、电信等部门,帮助少数民族村实施“五通”工程。共完成6个民族村通路4个民族村通电、14个民族村和民族自然村通广播电视,4个民族村通电、27个民族村的饮用卫生水工程。少数民族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少数民族扶贫开发见成效。市民族工作协调委员会挂钩单位分别深入对口挂钩的民族村进行调研,探讨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路子。市扶贫办主任江维民深入漳平市山羊村调研,拨款山羊村5万元,帮助该村修建道路和实施山地综合开发。市交通局党组书记王汉高带队到上杭湖洋乡新坊村了解情况,拨款7万元扶持该村实施湖洋至新坊3公里水泥路面改造。市林委支持漳平市象湖镇龙门村3万元建立村部,市财政局支持漳平市赤水镇岭兜村3万元修建公路。市体委支持上杭县湖洋乡加庄村4万元修建校舍。市民政局局长丘萌远多次到上杭县南阳镇涂坑村调研,确定扶贫项目,支持该村2万元,垦复毛竹800亩。市财委成立由主任王国章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拨出2万元帮助上杭县官庄乡横头村改善基础设施。市水电局、计委、人事局等部门也从部门实际出发,帮助挂钩的民族村发展经济社会事业。同时,省农行、水电厅,厦门市开元区、同安区也分别组织人员到挂钩扶持的上杭庐丰、官庄乡进行调研。厦门开元区拨出10万元和提供电脑等教学设备支持官庄乡教育事业。厦门同安区拨出10万元为庐丰乡改善教学设备。市民族工作部门认真实施“科技兴乡”、“科技兴村”战略,组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参训380人次,还选送13人参加省农业大学实用技术培训。全市有131人参加省农函大学习。上杭县庐丰、官庄民族乡种植烤烟2270亩,通过运用学习掌握的烤烟种植技术,加强管理取得丰收,每户平均增收2000多元。漳平市少数民族村种植早熟水蜜桃500亩,垦复毛竹2000亩,培育食用菌5000多平方米,反季节蔬菜1000多亩,均取得良好经济效益。2000年8月,10号台风袭击漳平、上杭部分民族村,造成房屋倒塌、农田受淹、道路受阻、群众受伤等,市民委筹集救灾款10多万元,帮助灾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组团参加全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2000年11月3日,以市民委主任庄玲玲为团长的龙岩市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代表团一行23人,参加在福州举行的全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选送参演的4个节目中,苗族舞蹈《兰花带》获银奖,畲族歌舞《畲山欢歌》和畲族小品《花好月圆》获铜奖。市民委、市文化局获组织奖。这次文艺调演节目自编自演,时代特色浓厚。《畲山欢歌》反映漳平市少数民族山羊村、小芹菜村茅草房改建工程,体现党的民族政策好,歌颂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无限关怀。小品《花好月圆》反映民族乡的畲族群众大力发展经济走上致富路情况。

  △漳平市山羊村、小芹菜村畲族村民告别茅草房、竹棚房。漳平市桂林街道办事处山羊村、小芹菜村坐落在戴云山脉中部的山顶上,海拔950米。山羊村有村民103户529人,小芹菜村有村民23户165人,是畲族聚居行政村。这两个村由于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发展缓慢,畲族群众生活水平低,长年居住在破旧、简陋的茅草房、竹棚房中,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市民委深入调查后,积极向省政府、省民委领导反映,得到省长习近平、副省长汪毅夫的直接关怀,省政府拨茅草房改建经费83万元、造福工程经费30万元,对山羊村60户、小芹菜村20户畲族村民茅草房、竹棚房实施改建、“造福”工程。省、市民族工作部门领导多次深入两个村进行现场调研和指导,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漳平市专门成立分别以市委分管领导陈家鸿、黄智彩为组长的改建领导小组,并提供土地优惠、木材优惠、建筑设计优惠等。改建工程分二期进行,一期工程选择条件较好的小芹菜村进行试点,摸索经验。二期工程,在1999年无成混砖结构新房20幢、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试点的基础上进行,2000年底完成60幢新房、建筑面积5730平方米的茅草房改建“造福”工程。至2000年底,大部分畲族村民搬进新居。两个畲族村的群众终于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茅草房、竹棚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